秋风送爽已觉迟 一度暑出处暑时
节气简介🪯:
处暑🧏🏻♀️🧑🦽,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斗指戊;太阳黄经达150°;于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
历史渊源♝:
处暑🐾,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。“处”的本义是“止息”、“停留”的意思🧷。“处暑”则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💁♂️,暑气开始消退🧚🏼♀️。“三暑”与“三伏”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🩰,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:暑天来,伏天到;伏天消,暑将尽✊🏻。
传统习俗:
● 吃鸭子 ●
“七月半鸭👨🌾🧚♀️,八月半芋”🫲🏿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🦖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🙍♀️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⛏🍼,无病各家”🔐🫧。
● 放河灯 ●
河灯🍼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🧙🏼♀️🎠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,在水中放河灯👆🏻,任其漂流✣,悼念逝者,祈保平安🧑🏭。
● 拜土地爷 ●
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,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👨🏼💻。将供品撒进田地。烧纸以后,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,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。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,获得大秋丰收👨💻。